就业创业
首页 > 就业创业 > 正文

《中国大学生就业》|| 刘小强,朱其昌:应对就业新形势 构建工作新范式——关于高校就业工作范式改革的思考

2024年04月18日 19:33  点击:[]

【作者简介】

刘小强,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副厅长,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朱其昌,江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研究方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摘要】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腹背受敌”“前后夹击”的严峻形势。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持续增长并将继续保持增长若干年,另一方面,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与此同时,高校就业工作仍然延续的是一二十年前的工作范式,呈现出“条块化”“点状化”“碎片化”“功利化”等明显特点,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左支右绌”“力不从心”,疲于应付。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更需要推动高校的就业工作范式转变,要树立“大就业”的工作理念,在体制机制上推动就业工作“体系化”,建设全员、全程、全方位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范式

【文本引用】

刘小强,朱其昌:应对就业新形势 构建工作新范式——关于高校就业工作范式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03):09-14,2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1]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就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高校传统的就业工作范式则疲于应付,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严峻的就业工作新形势,亟待改革。






一、“腹背受敌”“前后夹击”: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形势




近年来,受毕业生规模持续增加、疫情防控、国际形势变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学生就业心态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陷入了一个“腹背受敌”“前后夹击”的尴尬境地之中: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毕业生就业人数连破新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800万人,达到了820万人。3年后的2021年,这一数据就突破900万人,达到909万人。到2022年,这一数据又再次突破1000万人大关,达到1076万人,比2021年增加了167万人,增长率高达18.37%。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次突破了110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以江西省为例,202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共45.36万人,较2022届增加7.96万人,增幅为21.28%,占全国增量的十分之一,增量增幅均创历年新高。其中,专科毕业生涨幅达到32.10%,本科毕业生为8.54%,硕士毕业生为22.97%,博士毕业生为33.33%。

面向未来,从适龄人口的变化趋势和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来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增长的势头仍将要保持若干年。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分析,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拐点大约在2033年左右,也就是说约到2035年以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仍将继续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压力仍将不断加重。

另一方面,国内外环境变化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让面临规模压力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雪上加霜”。

近年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影响最大、最显著的因素,莫过于是新冠疫情防控。新冠疫情防控不仅限制了毕业生的流动外出求职和用人单位的就业招聘,而且更重要的是疫情还冲击了一大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从而使得就业市场上的岗位供给大幅萎缩。[2]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过分夸大新冠疫情防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的冲击,因为即使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的三年,我国的GDP仍然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我们也不能把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简单归究为新冠疫情防控,并寄希望于新冠疫情消失后高校就业工作的形势就会自然好转。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新冠疫情防控不一定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即使在2022年年底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工作的难度并未缓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在不断增加。我们认为,尽管新冠疫情防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但是它仍然只是表面原因,造成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在根本上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只是这些深层次的原因通过新冠疫情防控得以放大。

首先是国际形势变化。近年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呈现出明显的“东升西降”趋势,美西方等国家为了保持其传统优势地位,对我不断进行政治打压、军事围堵、科技脱钩、经济封堵,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国际出口贸易的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市场分工体系的调整、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也使得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出口商品的贸易量大幅下滑,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就业市场明显萎缩。就长期来看,中西方实力对比的演化趋势不会改变,就短期来看,美西方对我国的遏制立场也不会改变,所以我国传统产业的就业市场萎缩也是不会改变。

其次是产业转型升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新一轮科技变革“来势汹汹”,人类社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度演进。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数字化、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它推动了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实现数字空间、物理空间和生物空间的深度融合,这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产业布局调整,而且还在更深层次上颠覆我们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和决策方式。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于产业业态的颠覆性影响,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类型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果高校不能因应产业需求进行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不能及时进行相应的改革,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可避免要落后于市场需求,难以就业。

再次是毕业生就业心态渐趋保守。与萎缩的就业市场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毕业生“不紧不慢”的就业心态。目前公务员、事业编、国企等相对稳定的政策性岗位日益受到毕业生的追捧,而占据就业岗位主体的市场性岗位则被冷落。根据智联招聘发布《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3届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比例从去年的50.4%上升到57.6%,国企仍是毕业生首选,占比46.7%,且连续三年呈上升态势。选择民营企业的占比为12.6%,且连续三年呈下降态势。在没有理想就业岗位选择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缓就业”甚至“不就业”的现象日益明显。一些毕业生选择了考研考公,甚至“再战”“三战”也在所不惜,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干脆选择待业。[3]保守的就业心态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极大挑战,高校的就业工作不但要保证充足的岗位供应、提供便利的就业服务、加强就业技能的指导,而且还要进行更加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就业心理工作。

综上,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既有毕业生规模增长的原因,也有毕业生就业观、就业心理的原因,既有疫情防控的表层原因,也有国际政治形势变幻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层次原因等。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日益复杂、日益严峻。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高校进行更加深刻的反思和更加系统的谋划。






二、“左支右绌”“力不从心”: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范式的问题与不足




自高校扩招、实行自主择业以来,我国高校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面向就业市场不断改革完善就业工作体制机制,逐步扛起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体责任。特别是近年来,在毕业生规模持续走高、就业压力不断加重的情况下,高校就业战线不断提高站位,深入探索,勇担重担,较好地保证了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但是,在“腹背受敌”“前后夹击”的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益“左支右绌”“力不从心”,疲于应付,甚至到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出现“工作失灵”的问题了,这在教育部相关严厉惩罚政策颁布后仍有相当数量的就业数据造假行为这一事实上就得到了很好的说明,而高校就业战线日益不堪重负但毕业生总体去向落实率仍然难以提高的现实也是“工作失灵”的很好例证。深入分析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失灵”的本质就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范式不能适应当前新的就业形势,“工作失灵”的根本原因是工作范式的“失灵”。简单来说,当前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范式可以概括为四个特点:

一是“一个处室抓”,即就业工作体制的“条块化”。高校把就业工作看作是一个孤立、封闭的专项工作,在学校层面只有就业处一个部门在抓就业,学校的思政、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其他部门并不关心、更没有参与到就业工作中去,就业工作的“条块化”非常明显。这样的就业工作视野非常狭窄,就业工作只是就业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工作、科研工作、学生工作等在很大程度上是互相封闭的,就业工作不能在其他工作中得到支持,就业部门也未能和其他部门形成就业工作合力。这里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的脱节。在高校,分管就业工作的校领导一般不分管教学工作,教学部门与就业部门的制度性联系也很少,“产业-专业-就业”的联动机制没有形成,很多高校不但没有及时根据就业情况来动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更没有很好地将就业工作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中去。

二是“几个辅导员抓”,即就业工作力量的“点状化”。在院系的层面,大多数高校只有毕业班的几个辅导员在做具体的就业工作,就业工作是点状的,力量零星分散。学院的专业教师并不关心就业,学院的其他管理人员也没有参与到就业工作中去。这样,沉重的就业工作最后只落实在几个辅导员身上,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刚刚毕业的、对市场人才需求、人才成长规律、大学生就业心理都不够了解、还不能完全承担就业工作责任的年轻人。所以我们最后可以看到,一所有数千甚至上万毕业生的高校,其最终的就业工作往往只是依靠几十名相对“稚嫩”辅导员来落实完成。

三是“最后一个学期抓”,即就业工作周期的“碎片化”。在就业工作的时间安排上,很多高校只在春季学期才开始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才开始抓就业工作,临时抓就业、突击抓就业的现象比较明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忽略了平时的“点滴浇灌”,未建立起贯穿全培养过程的就业工作机制,这种“临时抱佛脚”式的就业工作效果显然大打折扣,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缓就业”“慢就业”和“不就业”等问题,高校更应进行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业观教育,应该通过潜移默化的养成教育才能奏效。

四是“抓就业就是抓数据”,即就业工作目标的“功利化”。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沉重的就业任务,一些高校把就业工作简化为抓就业数据,下“数字功夫”,把就业工作的着力点不是放在就业服务、就业指导上,而是提出数据指标并将指标任务层层分解、层层加压到学院、班级,并最终落到辅导员身上,各级领导紧盯就业数据的高低,不但不去跟踪核实纠正不真实、不准确的数据,而且一些人甚至还可能通过各种方式有组织地进行就业数据造假。

显然,“条块化”“点状化”“碎片化”“功利化”的就业工作范式重数据轻育人、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完全不能适应今天的就业形势。这一范式是一二十年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尚不够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空间尚较大的时期的产物,它并没有随着一二十年来就业规模从百万级走向千万级而改变,并没有随着近年来的国内外复杂新形势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完善,到今天不但不能有效提升就业工作的整体质量,甚至都不能有效应对今天的就业形势,已经到了难以为继、不得不改的地步了。






三、“大就业”“体系化”:推进高校就业工作范式转变




显然,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我们不可能人为地降低毕业生的就业规模,也不可能短期内改变国际政治格局演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更不可能期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和就业心理自主发生理想的转变,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当然,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只是在思想认识层面上要求高校就业工作战线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一把手”工程就能奏效的,也不只是在原有体制机制上加强力量、提高效率就可以应对得了,而是需要高校立足新形势,树立新理念,从整体上、从体制机制上推动高校就业工作范式的根本转变。简单来说,这一转变的方向主要有两个: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坚持系统观念,树立“大就业”的工作理念。要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维,彻底改变长期以来的“条块式”“点状化”“碎片化”“功利化”的就业工作范式,拓展就业工作的视野,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工作、学生工作、科研工作等其他相关工作有机结合,双向深度融合。[4]

一方面,要在其他相关工作中开展就业工作,或者是通过其他工作来强化就业工作,形成就业工作的强大合力,大力提高就业工作效果。譬如,在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将就业工作作为专题、专门模块嵌入进去,通过增强学生家国情怀、使命感、责任感,来积极引导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引导毕业生到艰苦行业和基层去建功立业。[5]又如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树立明确的就业导向,改变传统“学术人”的培养模式,加大产教融合的力度,同时以行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改变课程设置,重构教学内容,帮助大学生深入实践、了解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并服务实践。再如在科研工作中,要努力将创新与创业结合起来,引导、推动大学生的创新向创业转化,帮助大学生跨越“死亡之谷”,从创新走向创业。还有,在学生工作中,高校应鼓励建立与就业创业主题相关的社团,大力开展就业创业社团活动,在大学生中积极营造就业创业的文化氛围,等等。

另一方面,要在就业工作中加强其他工作,以就业工作反哺、服务其他工作,丰富就业工作的内涵。譬如要在就业工作中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实施“就业思政”,始终将思想引领贯穿就业工作全过程,通过主题鲜明、价值导向明确的主题性就业指导,不断引导和支持毕业生自觉服务国家需求,增强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使命感、责任感。又如要通过就业工作倒逼人才培养改革,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前移到学校的招生计划编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作为调整分学科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从而推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主动契合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形成“招生就业、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调控机制。[6]再如在就业工作中可以探索从毕业生就业创业到高校科技创新的反馈机制,用毕业生就业创业所反馈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来引导高校科技创新,让毕业生所在企业参与到母校科技创新、学科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去。从表面上看,在就业工作中加强其他方面的工作似乎偏离了就业工作的目标,但是实际上,这样做强化了就业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联系机制,非常有利于构建形成就业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良性循环,推动就业工作与其他工作的深度融合,并最终又反过来提升就业工作的效果。

二是在体制机制上推动就业工作“体系化”。显然,在今天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面对千万级别并仍将保持增长的毕业生就业规模,依靠个别处室、几个辅导员、最后一个学期、仅仅抓就业数据等是不可能做好毕生就业工作的,树立“大就业”的视野和思维,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范式转变的关键,就是要推动当前“条块化”“点状化”“零碎化”“功利化”的高校就业工作向“体系化”的高校就业工作转变,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就业工作体系。首先,要坚持“全员化”,提高就业工作参与度,不但要按照“学校主导、部门统筹、学院主体”的具体要求,搭建“学校—学院—班级—毕业生”四位一体的就业工作网络,更要推动广大教师和机关管理服务人员关心就业、服务就业,切实构建全员化的就业工作格局。其次是要坚持“全程化”,把毕业生就业工作贯穿到整个培养全过程,科学设计循序渐进、逐个学期进阶的就业工作流程,不但要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和能力,更要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健康的就业心理。最后是要坚持“全方位”,构建全要素协同的就业育人生态系统,要从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工作到科研工作、招生工作、学生工作等各方面的工作加强就业工作、提出有力举措,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服务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江西省教育厅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在千方百计增加岗位供给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校就业工作体制机制转变,大力推动高校就业工作范式改革,以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化建设创新试验区为抓手,鼓励各高校以“大就业”“体系化”为主要方向,重建就业工作体制机制,重造就业工作流程,重构就业工作范式。各高校立足实践、直面问题,针对当前就业工作范式的问题,在推动就业工作与其他工作双向深度融合、构建学校—职能部门—学院—班级四级联动和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协同推进的纵横交错就业工作网络,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高校就业工作体系等方面改革创新,在推动就业工作从抓数据统计向抓育人、服务、指导、统计和体制一体化建设转变中积极探索新体制、新机制,不断开拓创新构建高校就业工作的新局面,在2022年遴选的22所试验区高校中,已经涌现出一批就业工作体系化建设的典型和品牌。如华东交通大学以“火车头”党建品牌培育项目“12306”就业工作体系为牵引,依托“全国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开展“职业生涯体验周”“就业指导服务月”“就业能力大赛”等多项就业育人主题教育,助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江西农业大学构建“五五五”高校学生社团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模式,立足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依托“五类社团”,弘扬“五彩文化”,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江西财经大学将职业发展与就业委员列为学生干部,把学校就业队伍进一步扩大,延伸到学生个体,使学生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教育中从纯粹的“受教者”演变到“受教者”与“施教者”二元主体并存格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2-25)[2024-03-11]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22378.htm.

[2]洪何露.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J].就业与保障,2022(7):181-183.

[3]王庆东.张秀丽.高宏利.创新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2):3-8.

[4]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就业〔2023〕4号)[Z].2023.

[5]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届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赣教高字〔2024〕5号)[Z].2024.

[6]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教高〔2023〕16号)[Z].2023.



上一条:【观点追踪】|| 光明日报:合力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 下一条:《中国大学生就业》|| 张金元:关于学校生涯教育的思考

河北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冀ICP备11000893号
地址:石家庄市空港工业园区北环港路111号 邮编:050700

咨询电话:0311-88651148   0311-8859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