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
首页 > 就业创业 > 正文

《中国大学生就业》|| 李建军: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逻辑、问题和改进

2023年11月28日 13:49  点击:[]


【作者简介】李建军,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学,高等教育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等。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同时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整体来看,构建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核心,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是其重点,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则是其关键所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重视与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应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属性和主要目标,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强化培养体系融合、深化产教对接衔接、优化激励保障机制。

【关键词】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文本引用】李建军.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逻辑、问题和改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8):24-3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价值和长远战略意义。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霸权势力,推出所谓“经济脱钩、科技脱钩、人才脱钩、产业脱钩”等系列“组合拳”,千方百计打压或限制中国发展。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我们有信心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但同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是教育大国,还不是教育强国;是人才大国,还不是人才强国;创新指数排名虽然已位居全球第11位,但是核心关键科技领域的“卡脖子”问题非常严峻。[1]回应这一系列问题,关键是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核心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摆脱对西方国家的依赖依存,从深层次破解大变局中的发展难题,走自立自强自主的发展道路。

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逻辑关联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事关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决定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如期实现,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功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千年大学恒久不变的核心使命。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关键是高等学校能否构建扎根中国、放眼全球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这就要求中国大学必须充分认识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其丰富内涵,精准把握其核心关键,找准突破口,统筹推进。

(一)以中国式现代化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进行阐述和指示。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上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和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对提高人才自主培养做出重要指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必须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以“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和新一代载人航天及北斗导航等人才团队为杰出代表的中国自主培养的顶尖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但必须客观承认,虽然中国是全球科技人才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总体不高,自主培养的高端人才、顶尖人才和团队总量偏少,掌握“硬核”科技的人才缺乏,存在“均值高、方差小”的问题。[2]《2022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GTCI)》报告显示,中国排名为第36位,尚未进入全球人才竞争力第一梯队。因此,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关键期,必须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提高自主培养质量,消除“自主培养不如引进现成人才成效直接、产出更快”等错误认知,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奠定更可靠、更坚实的基石。

(二)构建中国特色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核心

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体系决定了什么样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作为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织,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不仅在经济建设上一穷二白,同样在教育上也没有办现代大学的经验。在这样的历史局限下,为培养高等专门人才,新中国选择将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作为榜样。“之所以要向苏联高等教育学习,是因为苏联高等教育的经验在支持、促进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迅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过程中得到了证明。苏联高等教育所走过的道路正是我们所要走的道路”。[4]在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模式过程中,中国大学形成了以专业教育和培养专门人才为特征的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专业教育模式弊端不断显现,中国大学转而借鉴欧美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改革,从培养规格、课程与教学体系及教学组织等方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两个阶段的模仿和借鉴,适应了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人才的需求。但正如埃瑞克·阿什比(Eric Ashby)在其经典名著《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5]作为“舶来品”的苏联和欧美人才培养体系,与中国“土壤”并不完全适切,特别是站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面对第四次科技产业革命和国际形势更加复杂的挑战,中国大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正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也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个中心,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要大力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从而培养更多能适应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促进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6]

(三)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和能力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倡导‘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育氛围,鼓励学生善于奇思妙想并努力实践,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聚焦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明确提出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总体来说,我国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思维、素养和能力不足。有学者曾撰文指出,教育部在邀请世界一流大学校长和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知名专家对中国部分顶尖大学进行上一轮审核评估时,国外专家对我国大学教学的共识是:中国一流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无论是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还是在教学手段上,都还存在差距。其中,批判性思维缺乏、基础薄、口径窄、跨学科不足、国际视野窄等最为突出。同时指出,在大学课堂教学的五重境界中,我国大学课堂教学处于第一和第二重境界,即“安静(silence)”和“回答(answer)”,很少有“对话(dialogue)”“批判(critical)”和“辩论(debate)”,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思维、素养和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国外专家们一致建议:在中国一流大学的硬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后,必须要重视人才培养。中国的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上似乎有许多亮点,但很多是在模仿国外大学的做法,没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7]因此,促进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必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和能力作为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培育、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动力作为改革的重点任务,将在青年学生心中种下创新创业的种子和点燃青年学生心中创新创业“火花”作为改革的根本遵循。

二、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演进和存在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既是从欧美国家引进的理念和模式,也带有强烈的中国本土特色。说其为引进,主要是指创业教育,1947年2月,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尔斯·梅斯开设《新创企业管理》课程,这被普遍认为是大学中首次出现创业教育。[8]我国高校直到上世纪末,才借鉴美国、欧洲和日本等高校创业教育理念模式,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界一般将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和同期开设的创业教育类课程作为我国高校开始创业教育的标志。[9]说其为本土概念,是指我国高校在引进国外创业教育之后,在发展中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的将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独特内涵的创新创业教育,使创业的起点更高,创新的落地更实,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增强了本土适应性。

(一)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演进:政策视角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学习借鉴欧美和日本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最初主要是在部分大学自发实践、自主组织。但随着国家招生就业政策改革和大学人才培养从精英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断被国家政府重视,并在政府主导下,蓬勃发展。

1.以适应国家招生就业政策改革,试点探索创新创业教育

从政策角度而言,在上世纪末,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对招生就业政策做了重大变革,即以新的“双轨制”招生模式及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代替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从招生到就业“一包到底”的国家政策。自主择业,不再统一“包分配”,加之市场经济进程中“下海潮”“创业潮”等的影响,引起政府和高等院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和部署。1998年,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正式进入国家政策层面。2022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鼓励毕业生自主择业和创业,并在同年召开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决定以试点形式在9所高校有组织开展创业教育。自此,中国的创业教育从国家和高校两个层面协同推进,教育部、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先后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组织多种多样的创业教育活动,如《关于在部分高等院校开展“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课程试点的通知》(2004年)、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2005-2006年)、《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中设立100个创新与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等等。各高校在国家政策推动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活动,如竞赛、项目、课程、社会实践、讲座、培训、成立创业教育机构和学生创业班级等,中国特色创业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2.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2010年,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部颁布第一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局性文件,即《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文件首次正式使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新概念,并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中国特有的概念,以更加丰富的内涵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模式。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同年10月,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角度,强调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2010年至今的10余年间,创新创业教育在历届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等中被部署安排,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及有关国家部委,先后制定一系列专门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组织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二是组织开展“挑战杯”系列创业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高水平学科竞赛等赛事,三是遴选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四是成立高校创业教育学院和大学生创业科技园或创业园,五是建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教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门培训等。时至今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重要培养模式,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创新型国家战略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实践视角

二十余年来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形成了政府宏观设计与指导,高等学校具体组织实施的中国特色实践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中,政府宏观指导发挥了指明创新创业教育方向、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地位、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任务等作用,具有主导性。然而,高等学校具体负责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落地落实,是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的责任主体,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方面意义重大。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是也必须清醒认识,从高等学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情况来看,其在人才培养中依然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存在脱节

伴随着上世纪末我国高校开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逐渐被重视。以中国知网总库收录的中文研究文献为例,从1999年开始至2023年6月,共有18165篇篇名包含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献资料(详见图1)。2010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从图中可以看出,自此后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文献数量快速增加,这一变化表面上反映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同步性”。但通过进一步系统文献分析发现,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文献,更多的集中在政策分析、经验总结、实践综述和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介绍,这类研究事实上属于应用研究,是改革实践者的反思和探索。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对创新创业认知、思维开发和创新创业教育基本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行为科学等领域,更多的是学术共同体内的研究和交流对话,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及改革实践中并未引起重视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脱节,导致实践中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也必然引发创新创业教育陷入经验主义而难以实现其本源目标。

图 中国知网总库篇名中包含创新创业教育的中文研究文献统计

图片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2.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无法持续支撑学生成才

政府主导、高校组织的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国家从战略全局角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实施,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强,效率高、针对性突出的优势。但同时也容易导致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具体实施主体的高等学校产生政策依赖,陷入经验惯性,在实际工作中形成“贯彻和落实”国家政策为主的工作模式,忽视对不同高校个性、特色的考量,忽视对创新创业教育核心理念的思考和研究。更重要的是,高等学校常常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任务,片面追求政策考核成绩,而不是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和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尽管国家政策不断强调要尊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充分重视高校差异和实际,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但在落实过程中,理念问题往往成为最容易忽略的问题。也正因为此,无论是高等学校层面,还是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能否在短期内取得具有显示度的成绩,获得相关的奖励、项目、论文、学分等,就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目标。至于是否在学生心中孕育了创新创业的火种,开发了思维,提升了能力和素养,支撑了学生终身发展,更多时候就表现为纸面或口头的宣讲总结;而学生在未来投身创新创业大军的概率很低。

3.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深度融合不够

创新创业教育业已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实践中各高等学校力图就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和实施方式;同样,相关研究也力图希望能就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规范性界定。然而,这种努力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模式的固有属性,即创新创业往往是以发现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的综合实践过程,是跨领域、跨学科、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是深入到“人”的认知、行为和思维领域的复杂活动。伟大的创新创业发现和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都不是一门课程、一本教材、一个竞赛,或者说单一知识结构可以实现的。事实上,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之所以还未能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等学校存在“就创新创业教育而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整体的培养理念、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实验实践教学、第二课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活动等培养体系和方式有机融合不够,这是发展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重视,也必须认真思考、统筹设计解决的问题。

4.创新创业教育与行业产业发展缺乏深入对接

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农业社会中,大学作为高高在上的“象牙塔”,是学者共同体的王国,大学与世俗社会基本隔绝,从不主动与社会发生什么关系,甚至面对世俗社会的干扰和侵犯,会毫不犹豫的捍卫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将当时大学和社会的关系表达的淋漓尽致。[10]第二阶段是近代工业社会,“走出象牙塔”,发挥大学在知识领域的优势,承担社会责任,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成为近代大学的重要发展趋势,一大批新型大学成立。古典大学也在外部社会影响下,逐渐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第三个阶段是随着第四次科技产业革命的到来,企业依托其在市场变化感知敏锐、协调反映快速、资源统筹效率高等方面的优势,在技术创新、组织变革等方面已经走在大学的前列,因此全球高等教育界形成了一种声音:社会走在了大学的前面,大学在知识领域的垄断优势不复存在,[11]这就迫使大学不得不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外部社会对接,在与产业合作共赢中形成新的组织优势。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和聚焦实践问题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必须与产业企业发展全流程深度融合。但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总体上还处于“站在墙内看墙外”的状态,更多的是学校、教师、学生的自娱自乐,“镜里看花”导致校热企冷,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意义和人才培养效果均被大打折扣。

5.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自产生以来,在高等学校中就一直以一种特殊的地位存在,其与大学其他培养模式有着紧密联系,但又自成体系。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等成熟培养模式相比,更像是一系列活动或嵌入“主流”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个模块,是大学人才培养“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与第二课堂培养体系相比,创新创业教育又因其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难以受到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视。总之,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地位导致其在高校内部存在责任主体模糊,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高等学校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性质、特点构建科学的激励保障长效机制。当前,各高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制度、条件、经费等方面的保障体系。但总体来看,激励保障机制还存在系统性不强、针对性不足、长效性不够等问题,激励导向作用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理念与行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面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服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学校作为承担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和具体组织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组织机构,应进一步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统筹推进,深化改革。

(一)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切实回归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传统上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两种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创新创业是少数天才的事情,创新创业的潜质和素养是天生而非后天培养;第二种观点认为,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主要是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继承系统知识,不属于创新创业群体。但随着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不断丰富和成熟,特别是随着一批大学生创业者的成功,彻底颠覆了传统认识,人们惊奇地发现,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是最有活力、最富于创新创业、最具备创新创业潜质的群体。正因为此,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然而,这种理念上的共识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并没有被一以贯之落实。解决这一问题之关键,就是高等学校要回归创新创业教育本源,在理念上坚守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向学生成长成才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是聚焦于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而实施的针对认知、思维、素养、精神和能力等的教育模式,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在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模式、措施、评价、保障等所有环节。

(二)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强化科学理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

自从理论界认识到创新创业思维、素养和能力具有“可教性”后,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就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研究的重点,特别是脑科学、认知科学、行为科学等的发展,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科学的学理依据。高等学校在深化创新创业改革实践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其中有三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专家应主动深入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结合,提升理论研究的适用性,并积极推广研究成果;二是高等创新创业组织者应积极开展或参与基础理论研究,至少应主动关注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并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成为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能型”人才;三是大力加强对高校实践工作者的理论培训,使其准确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和基本规律。唯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进行创造性改革,才能更准确地解决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根本问题。

(三)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统筹多种培养模式融合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游走在”大学专业教育模式、通识教育模式和第二课堂活动之间,转向融合于大学整体人才培养体系。事实上,当大学教学理念从知识传授传承进步至创新核心素养培育,高等学校就必须面对培养模式转变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是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如何适应其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而是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如何去整体变革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在这样的理念和逻辑框架中,第一个需要变革的就是传统专业教育模式,要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和考核评价等多个环节进行创新,以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素养、能力、知识的全方位培育培养;或者说,大学应该以更加开放积极的态度,打破所谓的某种或某几种“培养模式”,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构建起更加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二个需要变革的是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通识教育作为近一百年来大学人才培养中被高度重视的培养模式,就是因为其指向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提出的通识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一直被作为通识教育的理想和追求。[12]但事与愿违的是,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却形似实非,通识教育课程往往也是“水课”集中地,通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常常也只是体现为在课程模块中开设几门创新创业课程。第三个需要变革的是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应重视两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一是加强科教融合,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和能力,使其具备扎实的研究能力;二是加强科创融合,使学生将开展的科学研究与其负责的创新创业项目结合起来,增强创新创业项目的科学性,同时增强科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第四个需要变革的是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重点是增加更多的学科专业和创新创业教育类活动,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支撑。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要从外部结合转向内部融合

聚焦问题,突出实践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打个比喻,两者之间就好像“鱼与水”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这条“鱼”只有游弋在产业发展的大浪潮中,才能体现其生命力价值。虽然高等学校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中,也做出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如聘请企业导师、建立实践基地、邀请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或开设讲座、与企业合作孵化创新创业成果等等。但所有这一系列方式,还属于“外部结合式”的合作,重的是合作之形,而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之本与产业发展之需的深度融合。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企业必须转变合作理念,创新合作模式,重中之重是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内部融合。内部融合包括两个方面,从高校一方来说,不仅仅是当前的走出去,了解产业发展情况,也不仅仅是前文提到的引进企业导师、邀请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等;而是走出去找到产业企业发展的问题,并将问题引进来,转化为规范的教学科研指向和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在此基础上,模拟成立围绕问题的“企业”,实战式、全流程、整体性解决产业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服务产业企业发展。从企业一方来说,要充分信任高校优势,敢于共享发展问题,并在资源和经验等方面积极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最有知识优势的大学教师和最有创新创业活力的青年学生,共同合作解决产业问题。

(五)科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质量保障与激励机制

正如组织发展会经历不同阶段一样,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在不同发展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有研究总结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1998年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酝酿萌芽期、试点探索期、迅速发展期和全面建设期。[13]当前,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处于全面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与重要性已经形成初步共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渐凸显,理念发生异化、资源整合不足、规范性不强、长效机制不健全、激励导向不明确等问题制约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解决这些系统性问题,关键是科学构建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揽子激励保障机制。理念层面,回归师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培育和终身发展支持;资源层面,加强整体统筹、协调发展和经费保障;制度层面,重视构建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弹性学制、学分认定制度、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等;考核评价方面,尊重创新创业教育规律,提升容错预期,弱化短期成绩考核,克服功利倾向;激励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认定认可制度,提升师生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性,释放创新创业教育活力;文化方面,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统筹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形成人人可创、人人想创、人人能创的良好氛围。总体上建成理念、制度、评价、激励、文化“五位一体”的长效机制,保障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固本培元、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持续发展。

上一条:《中国大学生就业》|| 高质量就业·风采展示:浙江大学 下一条:《中国大学生就业》|| 范子军:促就业是一堂大思政课

河北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冀ICP备11000893号
地址:石家庄市空港工业园区北环港路111号 邮编:050700

咨询电话:0311-88651148   0311-8859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