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
首页 > 就业创业 > 正文

《中国大学生就业》|| 彭玲:基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校企融合育人实践探索

2024年03月04日 14:53  点击:[]


【作者简介】

彭玲,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摘要】

理想的职业教育能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交汇的优势,为我国全面实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和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培养能适应企业就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长期以来我国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毕业生低薪就业和再就业困难问题突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校企融合育人实践成效有直接关联,校企融合育人对于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优势明显,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内容、专业课程结构、融合育人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融合,带动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做好职业规划,实现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校企融合;就业能力

【文本引用】

彭玲:基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校企融合育人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2):91-97

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来对学历的高要求,极大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与此同时也日渐形成了以受教育程度(通常物化为文凭)作为社会考核、选拔人才条件的普通现象,学历社会应然而生。[1]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体系变革背景下,传统的学历型人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国家技能型社会的发展需求,转而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更高更严格的新要求。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融合育人能充分发挥企业的行业优势、项目经验、岗位特色,为职业院校学生发展技能、提升素质、高质量就业提供有效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使其逐渐从边缘徘徊走向特色发展之路。目前职业教育已建立起职业本科、高职专科和中职教育三级一体化结构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新格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2]《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3]明确了我国产业经济转型下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企业就业岗位需求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对培养能胜任企业就业岗位要求的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指导性要求。

原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多个场合提出,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出现瓶颈,学校和企业存在沟通不顺畅,融合渠道受限,合作积极性不高,没有实现双方协同发展。她主要提出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念落后;二是企业没有动力;三是教材陈旧;四是课程滞后。大量就业案例集中反映,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三年乃至四年后依然无从下手,实践操作能力堪忧。培养学生具备岗位任务所需要的广深知识、所掌握的娴熟技能和所秉持的工匠态度是职业教育校企融合育人的核心目标,需要校企双方深入进行探索与实践。

二、职业院校校企融合育人现状

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将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于社会生产事业,借获适当之生活”,[4]职业教育在中国一开始就充分体现出实用主义思想。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能将前人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后人,后人在模仿中进行改进完善,进而生成有所发明和创造的社会活动。在教育功利化视角下,职业教育向来被视为“兜底教育”,长期处于不受重视的尴尬境地。职业院校生源一般来自农村和城市经济不宽裕的普通家庭甚至是经济困难家庭,选择职业院校就是希望能学得一技之长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同时为改变家庭经济状况提供支持帮助,阻断贫穷代际传递。

然而在学生培养实践过程中,职业院校与企业分属两个不同的教学实体,双方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内容、专业课程结构、融合育人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没有进行有效对接,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就业岗位需求,很多学生走出学校后发现所用非所学,不能实现精准就业。这与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相距甚远,社会对职业院校办学质量提出质疑,对职业院校发展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担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校企融合的运行机制不畅通

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育人,就是构建学校和企业共建专业、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授课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性体现在教育培训地点双元性,即企业和学校;教育主体双元性,即学校教师和企业实训教师;受训者双元性,即学生和学徒。这种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德国培养了大量制造业产业工人,成为职业教育育人成效典范。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和企业管理体制不同,双方管理人员身份不同,主体意识不统一,真正实施双主体教学管理存在相当大难度。双方在办学认知、课程建设、教学实践上存在跨场域跨界别问题,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更新滞后,企业对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热情不够,很难达成实践育人共识。再加之双方在融合育人实践中,遇到各自时间、人员、资金和设备等资源协调问题,课程合作建设中困难较多,育人成效不理想。

(二)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完善

我国职业院校与企业融合育人普遍实行以学校为主导、企业为辅助的模式。职业院校有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的课程标准,教师来源较为单一,由于校企用人机制、合作模式、薪资待遇等问题,很难从企业引进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尤其是大师型、技工型、工匠型教师。专业师资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刚从高校毕业就匆匆走上讲台,加之忙于常规教学,与行业一线生产实践接触机会少,对技术岗位新工艺新技术真实需求知之甚少,无法有效组织实践教学。企业工程师长期在一线岗位工作,在多年工作中增长了实践知识,丰富了实践经验,能保持与新要求的同步性。他们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对实践经验提炼概括水平低,难将自己的思想和经验有效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加之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学法规等专业课程,教学基本技能缺乏,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会存在如何将经验和技能进行传授的方法问题。

(三)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周期长

职业教育课程注重课程更新性,尤其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专业如软件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因其紧跟时代发展呈现出推陈出新、反应迅速的显著特征。职业教育课程要根据社会经济变化,紧跟企业技术更新换代要求,适时调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同时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适时更新与有效调整,保持较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职业院校学生在校系统化学习期间,有可能历经多次企业技术的变革更新,需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之相匹配。同时,由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需要学校、企业、教育主管部门等多方力量参与,受多重因素影响,开发周期普遍较长,因此学校授课内容难免存在滞后性,难以跟上技术革新步伐,学生就业时面临技术过时,无法胜任岗位要求的困境。

(四)校企双方育人资源配置不合理

根据职业教育校企双方“双主体”育人原则,学校和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在理论学习、实践技能操作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一方面,学校拥有教学场地、实训设备、图书资源、运动场馆等综合性育人条件和环境,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甚至开设了仿真环境实训室,引入企业项目管理模式教学。但由于缺乏真实的工作场景,讲究实操性的职业教育无法真正了解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无法接触到一线工匠师傅和先进技术,处于专业不精、业务不熟、能力不胜的境地。另一方面,企业拥有精细规范的管理制度、规模化实训设备、紧跟时代发展的先进技术、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但在追求经济效益过程中很难能腾出时间和空间将这些资源提供给学生。学校资源不好用,企业资源用不了,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受到很大限制,校企合作育人成效不明显。

三、企业就业岗位能力培养与校企融合育人实践的关联性

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培养具有适应企业就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是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低层次、低质量就业问题突出,人民群众对发展个性化的职业教育充满期待,希望能以“一技之长”弥补学业能力的“先天不足”,开辟培养胜任岗位要求的人才的校企融合育人新模式。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育人目标与企业岗位能力培养一脉相承,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鲜明职业特征。作为一种跨界教育,职业教育跨越了企业与学校,跨越了工作与学习,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疆域,职业教育不能只在“围城”中办学,[5]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内容、专业课程结构、融合育人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对接,实现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现高质量就业。

(一)企业岗位标准定位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聚焦于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符合企业生产、经济发展的技能培训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保持与企业技术改革同步的更新性,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适应性。这就决定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属于岗们导向型,要根据企业专业领域和岗位需求加以确定。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精准对接岗位需求,对学生在校学习过程做出科学规划,并在整体上对学生思想品德、职业能力、职业技能、身体素质进行统筹管理,与企业岗位必需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岗位胜任力和适应性保持较大程度匹配,也要兼顾到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水平。

(二)企业岗位职责要求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相承

教育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培养计划、培养标准和培养方式的统称,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决定了教育教学内容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根本,以技能为专长。“教育应当首先致力于个性的培养和社会生活的准备”,[6]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生活教育和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和成长,为受教育者走向社会做好充分准备。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企业岗位职责要求,以运营项目和行业案例作为教学实训工作现场的教学内容,将整个操作和运行过程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教学活动围绕项目开发和运营过程开展工作。

《方案》提出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在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中,强化学生实习实训,体现了企业岗位职责对教育教学内容的内在要求和行业特征。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要对标企业岗位对员工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的要求,既突出专业技能又能实现全面发展,既熟悉专业实践又具备扎实专业理论,培养的人才要实现从扎实稳健的“蓝领”向富有创新实干精神的“金领”转变,实现人才素质与社会需求、市场适应、岗位匹配同步跟进。

(三)企业岗位技能框架和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结构的匹配

职业教育课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和个性化,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把受教育者导向工作体系,培养实用型的技术和技能人才。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是社会经济所需要的工作内容决定的。“课程作为沟通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其结构不可能来自课程本身,而只能来自外部世界。采取什么课程结构,取决于人们对课程出发点这一基本问题的看法。”[7]胜任岗位工作是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与产业经济所需岗位技能框架必须有效衔接。课程设置需要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力度,应来源于企业工作岗位,借助合作企业相关建设案例,开发案例化、理实一体化教材和相关课程,加强校企融合度,提高双方育人成效。

企业拥有良好的职业教育教学环境,在实践中完成工作任务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掌握工作技能和方法,积累一定工作经验。育人模式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动手动脑、手脚并用为特色,突出教学与工作场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匹配性。案例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能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将岗位现场工作全过程与教学实施全过程进行有机融合,把教学核心规划设计成为具体项目和案例,教学活动围绕项目和案例展开,模拟工作方法及工作过程,达到较好的学习生产效果,以目标教学带动实践能力提升。

(四)企业岗位工作方式和职业院校融合育人模式的关联

企业拥有良好的职业教育教学环境,如能力超群的技术工匠、专业规范的岗位职责、真实有效的实训基地等,在实践中完成工作任务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掌握工作技能和方法,积累一定工作经验。校企融合育人模式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教育教学与工作场景真实性、完整性和匹配性,以适应企业岗位的现实用人需求。

我国实行典型的学校本位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在企业实习实训期间,企业一般是将学生作为普通员工使用,未能深入考虑到技能型人才培养客观规律。事实上,案例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能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将岗位现场工作全过程与教学实施全过程进行有机融合,把教学核心规划设计成为具体项目和案例,教学活动围绕项目和案例展开,模拟工作方法及工作过程,达到较好的学习生产效果,以目标教学带动实践能力提升。

(五)企业岗位能力考核与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创新

我国目前执行的是国际上通行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国家对不同行业职业资格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考核,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这是从业者进入行业领域所必须具备的要求。企业工作岗位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主要是通过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岗位胜任力来进行评价的,需要制定和完善与就业岗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职业院校教学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积极履行职业教育实施的各项义务,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知识技术、设施设备、实训场地等要素进行有效调配,紧紧围绕就业为核心,认真研究职业资格标准,保持对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敏感性,确保授课内容动态跟进职业资格证考核标准和产业经济结构。要紧紧围绕职业岗位需要能力制定新职业标准,标准内容要有前瞻性,覆盖范围要有全面性,实际操作要有可行性。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随着岗位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适时更新,才能使学生所学能满足就业岗位所需。

四、职业院校校企融合育人实践的路径

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度融合来源于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具备就业岗位所需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充分满足企业用人要求,需要在最大程度上调动社会、企业和职业院校等多方深入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校企融合育人要着眼于企业就业岗位能力培养,采用学校和企业合作同立目标、共建专业、相授课程、互认模式、共享评价的方法,引入“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社会关注、政府监督”全方位育人实践路径。

(一)明确培养目标,提高建设标准

现代技能社会需要大量具有严谨态度、精湛技术和创新精神的产业技术工人,这与古代工匠艺人特征内涵不谋而合,培养出具有“德、研、新、艺”等工匠精神的人才是职业教育的责任和担当。因此职业院校在确定重点专业和专业群建设规划标准时,要在专业标准、教学标准、公共基础课标准、实习实训课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对口就业标准上提质量升层次,这是贯穿职业人才培训全过程的主线。

专业建设标准详细规定了各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应该达到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包括基本理论知识、专业实践知识、社会适应能力、职业道德修养和身体素质等。建设标准决定了专业的质量和层级,一方面,它要体现中等职业教育、高职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等不同层级教育目标,是职业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另一方面,建设标准对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质量评价等起约定作用。建设标准提质优化,能实现学生所学与岗位所需高度匹配,特别是使公共基础课、实习实训课、顶岗实习课紧紧围绕就业岗位对人才能力需求实施教学,立足于技能培养和岗位所需,有效实现职业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二)立足岗位需求,优化专业布局

职业院校专业是教育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是提高社会适应性、吸引优质生源、实现对口就业的关键环节。高质量职业院校要因时因地因势建设特色专业群,科学合理设置专业、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彰显突出专业特色,使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经济和社会需求。专业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为目标,以就业为落脚点,体现鲜明职业特性。

事实证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认知与现代社会人的职业现状已不相符合,很多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前景和待遇比普通高校毕业生要好已充分说明了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职业教育提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在世界局势动荡及国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更应该逆势而上,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根据社会需要和人才需求并结合学校情况拟订专业计划,优化调整产业布局,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三)紧抓课程建设,统筹教学资源

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提升教师能力、依托专业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是改革创新的有机整体,较为全面地解答了“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课程,充分调动“三教”改革驱动力,体现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色。在紧抓课程建设基础上,充分统筹教学资源,保持对行业技术、制作工艺和专业标准等相关动态的关注,在教材建设上充分融入以上内容,满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要求。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要以岗位工作结构为基础,应当以工作任务的相对重要程度和掌握的难易程度为基本依据来确定不同课程之间的课时分配和课程排列顺序。[8]在国家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背景下,将专业公共课与专业课程渗透互通,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优化重构,打破旧学科体系结构,实现教学资源充分整合,不但有利于学生就业需要,更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升。同时,学校教学科研的最新成果能够成功运用于企业生产实践中,达到服务地方经济和创造社会效益的目的,实现三方共赢,共同发展。

(四)校企深化融合,优化育人模式

职业教育最突出的教学实训特色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顺应教育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要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托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优势,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双向赋能。

首先要突破机制,充分调动校企双方活力。受现实条件制约和合作模式所限,校企合作现状是“学校热、企业冷”,无法解决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人才需求“两张皮”难点问题。实践育人和协同育人仍然处于自由式、低水平、零散化、浅层次状态,没有形成体系化、整体性和合作型模式,没有凝聚成协同合作育人合力。要突破体制限制,勇于跨界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真正着眼于学生能力提升和精准就业,通过职业人才订单式培养方案,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师资双循环派遣、人才培养企业优先选用等方式,既培养理实一体化师资,又培育实践技能型人才。

其次要创新模式,大力提升协同育人质量。教育人培育人是一项长期综合性工程,不但要服务学生在校学习全阶段,更要着眼于学生人生成长成才全过程。拓展师资来源渠道,面向企业挖掘具有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能工巧匠走进校园,担任实践导师,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保驾护航,以自己的精神力量鼓舞人感化人。鼓励学校教师聚焦行业领域前沿和热点进行研究探索,加强与企业师资的交流,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促进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双提升。

(五)创新质量评价,适应岗位考核

校企合作是一个综合型整体性发展模式,不但需要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努力,更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受到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条件制约,产业结构布局与人才培养类型不匹配,经济发展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不匹配,以致人才供需结构型矛盾突出。质量评价是考核的指挥棒,政府要针对职业教育特点,将校企合作育人成效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核心指标,将招生专业、招生生源和财政拨款等直接与学校发展进行双向考核,促使学校办学向技术要成效,向市场要效益,向就业要业绩,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循环。同时可以尝试引入专业行业协会评价机构,对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协同育人成效进行科学评价。

职业院校校企融合育人要取得实效,应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就业导向,建立健全长效的发展导向机制。以评价促建设,用激励促发展,向考核要效益,根据各校校情、教情和学情,量身定做符合学校实际需求的评价体系。同时也要与就业岗位“德、能、政、绩”的考核指标趋向一致性,突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鼓励勤劳奉献的实干家。采取有效举措吸引能工巧匠参与到课程开发队伍中来,同职业教育院校专任教师一起构建以项目管理为特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引领的综合实践育人新体系,集中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要求,真正实现从学科教学走向项目实施,服务于学生能力提升,适应于产业经济变革与发展。

五、结语

职业教育是国家统筹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求,不仅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大量熟练技术工人,而且对于促进教育资源平衡、缓解就业压力、实现教育扶贫、稳定社会综合治理作用重大。校企双方的有效融合不仅需要政策引领及社会各界的积极规划,还需要参与主体付诸实践的有力行动。在此基础上充分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长规律,以目标定标准,以岗位优专业,以课程整资源,以融合优模式,以评价促考核。使职业教育真正立足于学生能力提升,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聚焦于学校内涵建设,促进校企合作取得显著实效,为企业培养优质的专业技能人才,实现学生精准就业和高质量发展。

上一条:【观点追踪】|| 中国教育报:多措并举争春早 凝心聚力促就业 下一条:【观点追踪】||光明网: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要内外互补、专兼结合

河北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冀ICP备11000893号
地址:石家庄市空港工业园区北环港路111号 邮编:050700

咨询电话:0311-88651148   0311-8859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