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
首页 > 就业创业 > 正文

《中国大学生就业》|| 王庆东,张秀丽,高宏利:创新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构建研究

2023年03月15日 15:01  点击:[]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不断增大

近年来,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20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202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其中本科毕业生高达470万,专科毕业生也有460万,另外还有约130万左右的研究生进入到就业市场。[2]由此可见,我国当前的高校毕业生不仅规模大,而且呈连年上升趋势。加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等就业群体,使得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出国比例明显减少,国外回流留学生不断增加,使高校毕业生求职总量显著上升,进一步增大了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将长期持续存在,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3]

(二)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能力不足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较2021年和2020年分别下降7.3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2022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9%,较2021年和2020年分别下降1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4]这表明虽然全国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变,全社会关心支持就业的环境氛围浓厚,但是受疫情、俄乌冲突等因素带来的内外部环境冲击,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行业整体需求均有收缩,部分行业企业用人需求明显下降,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难度较大;部分行业和企业扩大生产意愿不强,中小微企业生存压力较大,市场主体特别是科技型企业数量偏少,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一定程度会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不确定性因素。[5]

(三)行业发展变革导致供需矛盾加剧

世界经济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对我国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持续三年的疫情,不仅给人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行业企业的发展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加之部分行业本身就面临结构性调整和发展变局,这都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加重了摩擦性失业水平。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但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254亿元,同比下降2.1%。[6]由此可见作为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工业制造业,虽然保持着积极的增长势头,但伴随着利润总额的下降,行业企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整体用工需求仍处于紧缩阶段,技术类岗位尤其是面向应届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岗位供给减少。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工业建筑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2022年前三季度工业建筑业生产持续恢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但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0%,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14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商品房销售额99380亿元,同比下降26.3%,[7]行业市场前景持续低迷。教育培训行业改革剧变、旅游、餐饮服务行业的滞涨导致服务业整体处于疲软阶段,2022年前三季度,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仅0.1%。整个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7%。[8]综上所述,行业发展变革导致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加剧,传统就业较为乐观的建工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等理工科专业就业市场萎缩,高质量岗位供给减少,人文、经管、外语、艺术等专业需求将仍处于历史低位,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取向趋于保守

近几年来,传统的互联网、消费、房地产等行业接连遭遇发展瓶颈,企业保生存压力加大,校园招聘需求不强,导致高校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更趋向于求稳,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备受青睐,考研考公次数和时间不断增加,由此导致的“缓就业”“慢就业”群体规模不断变大。从近三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来看,毕业生去企业尤其是民企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毕业生更倾向于考研、考公、考编等来提升自己的价值,提高就业稳定性。据教育部发文,2022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比2021年报考人数377万人增加了85万人,增长率为23%,再度创下历史新高,成为我国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以来,增长率最高的一次。2022届高校毕业生选择考研的人数在逐渐增多,占比为40.78%,较2021届增长6.57个百分点。除考研外,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高达212.3万,首破200万;2022年教资报考人数跃升至1144.2万,[9]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考研、考公、考编、考教资的人数屡破纪录,反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取向的变化,以及对就业市场的不自信。备考一族数量持续保持高位,导致暂不就业人数增加,特别是考研失利毕业生,错过了秋招求职黄金期,就业难度进一步增大,将有一部分毕业生暂时退出就业市场转向二战备考。很多毕业生不愿“先就业再择业”,有的计划考公考编有结果后再作打算,有的为保留应届毕业生身份暂不就业,“慢就业”“缓就业”现象日益突出。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发生新变化

1.就业市场增量有限

受国际形势影响,近几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行业企业发展面临压力增大,大部分企业用人需求都在缩减。尽管当前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但短期内就业岗位的有效供给很难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原本大量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传统产业,在疫情冲击和自身转型升级、去产能等因素叠加作用下,为就业市场提供岗位的增量空间十分有限,校园招聘市场直接受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10]


2.就业供求对接困难

疫情反复等不确定因素对经济形势及就业市场的冲击,使就业岗位供给数量、质量发生变化,导致就业模式改变。疫情防控常态化也会带来暂时性就业工作开展方面的困难。目前线上招聘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的重要渠道,但线上招聘服务和签约难以避免存在交流不畅、信任度不高等问题,导致供需对接难度加大,应聘成功率降低。跨区域求职受阻、实习生见习中断等因素,也使高校毕业生群体性求职焦虑情绪有所增加。

3.经济发展新格局带来就业需求新增量

随着新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批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职业应运而生。近年来,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循环经济战略,科技引领新兴行业发展迅猛,涌现出大量新兴职业、岗位。新业态岗位、新就业模式不断出现,成为就业发展的新引擎。[11]

(二)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调整力度不够

1.专业设置重复化问题较为突出

高校追求入学率和招生量,设置热门专业,导致专业重复化、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2021年教育部新增1773个备案本科专业中,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大数据管理与运用、智能科学与技术占据大部分。[12]虽然这些专业短期内有助于满足大数据、AI等产业的大量人才需求,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可能造成供大于求的后果。

2.专业结构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滞后

2021年教育部新增31个新专业中,大部分指向智能制造、数字科学、精细化管理等前沿领域,反映了高校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态度,体现了高等教育推动市场化办学、社会化服务的改革动态。但纵观全局,高校还缺乏对就业市场的科学分析和预判,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的反应还不够迅速。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仍存在差距,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要没有形成有效对接。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的多方联动工作机制尚未健全,仍存在岗位充足却未能充分就业的现象。[13]


3.专业设置内涵化程度不够

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求新、求多、求全、求热门,缺乏充分的调研论证和民主决策,同时受办学条件等的限制,使原本短缺的办学资源更趋紧张,专业设置外延拓展明显,内涵化程度不够。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短缺,对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明显制约。

4.经济发展新形态人才供给不足

新经济形态下,企业跨界发展、基于交叉学科知识技术的新兴科技行业提供了大量新型就业岗位,倾向于吸纳具有高深知识、交叉专业背景的技能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各行业企业都增加了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因而,高校毕业生能力素质、专业背景与经济发展趋势匹配度亟待提升。

(三)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1.供求失衡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下降

产业行业转型升级、去产能,区域发展差异化,企业转型发展,使人才需求的专业、技能、学历层次等与毕业生就业预期形成反差;同时,地区间人才拥有量不平衡、企业人才“高消费”、选择升学推迟就业、有业不就等问题依然存在,提升就业质量压力加大。

2.就业决策影响因素相对单一

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需求增加,就业市场在薪资、专业相关度、就业环境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学历差异、区域差异,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择业决策。就业流向仍集中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生源所在地省会城市。

3.就业个性化服务有待加强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专家化、专业化、稳定化距离实际需求情况存在差距,特别是对00后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特点把握不足,就业指导个性化、精准化需要持续提升。建议在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强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生涯活动、专题讲座等,形成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

4.毕业生就业导向政策效果不佳

一些政策缺乏针对性,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吸引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落实不力。加之部分毕业生尚未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基层岗位就业创业,导致部分地区缺乏人才、部分学生就业困难,“有业不就”“慢就业”现象并存。

三、构建创新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当前,就业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宜将短期举措与长期部署相结合,在有效应对暂时性危机、保持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的基础上,形成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不断加强高校就业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构建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突出“三个创新”,强化部门联动,优化公共服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一)创新体制,凝聚就业工作合力

1.强化组织领导

依托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从服务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大意义,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重要议题,并纳入政府考核和高校评估指标体系。坚持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抓就业的“一把手工程”,逐级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充分抓好落实,形成党政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部门协同联动

成立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的省直部门组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夯实各方责任,定期召开高校毕业生工作座谈会、研讨会,各部门分工负责、协同发力,加强就业动态监测,定期调度就业创业政策落实情况,整合资源拓宽就业渠道,督促各部门积极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省厅、高校协同联动,省直部门共同发力的工作新局面。

3.加强监督指导和正面激励

建立“学校自查、省级抽查”的工作机制,督促高校严格落实教育部“四不准”“三不得”要求,坚决杜绝就业数据“注水”造假。省级就业部门定期开展毕业生就业统计专项核查工作,对就业统计情况存在问题的高校,依纪依规严肃追责问责。对真抓实干、就业工作成效明显的高校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拓思路、激发制度创新、丰富工作形式、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对促进各高校更好地开展就业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4.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布局,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儿科医生等社会急需专业,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办出特色和品牌,推动学科专业与主导产业同构同向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5.依托校企联盟

以校企联盟为载体,有效整合行业资源、社会资源、学校资源,紧盯行业企业发展趋势,深挖就业岗位潜力,实时发布供需信息,促进就业供需精准对接。

(二)创新政策,优化就业资源对接

1.开发政策性岗位

大力开发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类政策性岗位,扩大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尤其是离校2年内未就业毕业生的招录规模。积极落实研究生、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计划,有效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2.加大创业支持力度

提升高校创新创业平台水平。完善高校“创新+孵化器+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推进高校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客空间等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开展专业化孵化服务。定期组织创业专项培训,设立专项经费给予工商注册、场租、社会保险等创业补贴。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免费入驻,指派专人提供法务、财务服务。实施创业“陪跑”计划,聘请行业专家、风险投资人、成果转化导师等,帮助毕业生评估项目、规避创业风险,提高大学生创业孵化的成功率和质量,真正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

3.大力发展就业主导产业

做大做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导产业,夯实就业基础,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科技、教育、创新相融合的新兴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各高校要主动把握区域、行业发展规律,充分用好各地稳就业、引人才政策措施,整合多方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三)创新载体,提高就业服务质量1.打造智慧就业云平台

进一步加强就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立体化网络就业市场,及时向毕业生推送本地政策清单和就业服务清单,提高主动服务的能力和效率,打通“线上+线下”的就业渠道,实现毕业生就业服务“一网通办、一网好办”。广泛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展信息服务,基于大数据平台为毕业生个性化推荐优质岗位。根据单位所属行业以及招聘岗位的学历要求、专业要求、职位类型、薪资报酬等,为用人单位匹配和推荐毕业生简历。引导用人单位适当延长招聘时间,探索实行网上面试、网上签约。提高“线上+线下”招聘结合度,延伸招聘服务链条。

2.建设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就业指导服务需更契合学生发展诉求,建设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打造专业化、专家化的专职就业指导队伍。持续、多角度、多层次组织开展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培训,加强交流学习,进一步畅通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发展通道,以吸引更多优秀师资力量从事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充分发挥国家级和省级就业金课、职业生涯特色工作室的作用,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找准自身定位、形成合理预期、提升求职能力,主动就业、勇于创业,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贯穿始终、落到实处。[14]


3.拓宽校园招聘渠道

进一步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各高校要完善就业资源开发机制,充分发挥专职就业工作队伍、党政干部、专业教师、校友等各方面作用,千方百计拓展岗位。各高校可以通过组团、联盟等方式开展校园招聘,推动校内校外就业资源共享。各高校应主动开展校地合作、产业联盟和校企联合,维护好用人单位需求库、毕业生求职意向库等,不断拓宽校园招聘渠道。

4.保障服务到位

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市场开发、就业规划指导、就业活动组织等方面加大人员、场地、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对在校生分阶段、分类别、分需求提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人才输出等方面职前职后一站式、一体化的就业服务。聚焦五类困难群体,建立离校前后全程化就业帮扶体系,将帮扶台账、一生一策、精准推送落到实处,让帮扶更加有温度。要在设立台账的基础上,为未就业毕业生配备帮扶人,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对一”指导咨询。

上一条:【聚焦两会】|| 新华网实录 | 李强: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下一条:【就业指导】|| 劳动合同除了可以签订固定、无固定期限,还有第三种……

河北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冀ICP备11000893号
地址:石家庄市空港工业园区北环港路111号 邮编:050700

咨询电话:0311-88651148   0311-8859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