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
首页 > 就业创业 > 正文

《中国大学生就业》|| 王华等:行业特色大学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全链条整合实践与创新——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人才培养为例

2023年08月09日 16:59  点击:[]


【作者简介】王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常委、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学科研与管理,大学生就业指导;

陈华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就业指导处副处长(挂职),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刘志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就业指导处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摘要】本科生人才培养与就业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共同体,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催生对行业特色人才具有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等时代性属性、本领的新需求。综合考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提出培养与就业的全链条整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科专业评估与就业质量评估反馈机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周期性优化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完善就业思政育人体系,并阐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思考,为行业特色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行业特色;本科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全链条

【文本引用】王华,陈华清,刘志兴.行业特色大学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全链条整合实践与创新——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人才培养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8):17-23

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育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使命,在行业特色大学本科教育过程中,培养与就业构成了既独立完整又相互支撑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就业导向优化专业设置”等精神,[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梳理现有人才培养基本理论、总结双一流高校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全链条整合,形成既具有地大特点,又具有广泛参考价值的兼顾培养与就业的行业特色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

一、行业特色大学本科生就业特征


我国当前就业需求呈现出新的人才需求匹配不对等的结构性矛盾,从用人单位需求角度看,对技术和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旺盛。从高校供给角度来看,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素质和能力与单位需求不匹配。[2]


(一)学科专业的影响

行业特色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面临因学科专业设置不够综合、跨学科专业交叉人才培养领域受限、优势学科专业的溢出效应不显著,从而导致学生综合发展潜力和就业能力不足,以及行业特色高校信息化、大数据和智能化等新技术手段对人才培养支撑不足等问题。

行业特色大学培养的人才往往具有专而精的特点,就业去向一般相对集中。毕业生就业情况受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影响很大,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也不平衡,一定程度上会出现阶段性的就业适配度不足的问题,对行业特色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会导致行业特色大学特定的就业压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行业特色大学在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从而形成高校自身的行业特色及优势,容易导致毕业生在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复合性方面略显不足。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逐步融入到行业、市场的方方面面,行业特色大学在专业对口率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与用人单位的匹配度不足的问题会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出现阶段性反复。

就业市场普遍对人才培养提出了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等时代性属性和就业本领的新需求,但是行业特色大学因其综合性相对缺乏导致师生创新创业意识不足,人才培养过程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衔接不深,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对行业特色大学的学科专业交叉建设、教育教学评价和新技术实践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就业观的影响

行业特色大学培养的人才的主观因素对就业会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准入标准的限制,有些优势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较小,部分本科生会产生一种“我不愁就业”的行业特色优越感,导致在学习期间过于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注重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与之相反,另一些学生则因对专业认知不足或专业思想不端正,表现出自我定位和职业定位不清晰,拼搏意志不强、敬业精神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强等问题。由于学生缺乏在行业内发展的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对行业特色大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就业能力提升、正确职业观的形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人才培养与就业全链条整合途径

2018年9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加强需求、招生、培养和就业的全链条统筹,推动就业与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的有效联动。”[3]


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全链条整合是在全面梳理和有效配置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各个战略、流程、资源环节的基础上,通过战略统一、流程协调、资源整合串联成相辅相成和循序渐进的链条,[4]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大学精神等人才培养链条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需求匹配-就业综合能力-就业观念更新等就业链条深度融合,实现两个维度于一体的全链条式整合,有效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性、导向性,促进本科生更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学科专业建设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近年来,国家密集发布了关于高校办学规模与学科专业调整的系列文件,突出强调高校要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5]


2021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旨在推进评估分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推动高校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建立健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引导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


行业特色大学应立足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战略,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估,分类、分阶段采取自我评估或委托第三方评估等形式开展本科专业评估,定期公布评估结果,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提供有效指引,实现学科专业评估、设置、优化、调整、退出常态化,形成学科专业评估与就业质量评估反馈机制。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如何让学生专业能力与工作需求匹配?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变革性的优化培养方案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这就要求行业特色大学要充分调研,确定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和选修课程模块,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和实习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深化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行业特色大学应坚持就业导向,以产教融合引领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升级,整合资源促进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与优化培养过程一体化统筹与协同、全链条衔接,让大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能力。要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推动产业链、人才培养链的融合发展,形成高校、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体,实现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的动态平衡和无缝对接,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周期性优化机制。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配合专业升级改造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升级,行业特色大学要加强对课程和教材建设的长远系统规划。教材既要体现与专业、行业领域技术前沿的对接,体现产业实践实训功能的发挥,也要把信息化、数据化以及智能化内容融合到教材里,真正发挥教材的产教融合育人功能,形成有效支撑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的现代化教材体系。

课程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执教能力、教学内容、方法与途径密切相关。行业特色大学要注重提升教师执教能力,首先是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互联网+教育”新形态正在加速改变传统教育模式,[7]要鼓励教师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式的动态探索和尝试,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到执教的全过程,进一步增强大数据、智慧化、智能化等技术应用在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中的覆盖面。

(四)完善就业思政育人体系

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指出,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持续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深入推进就业育人,把就业教育、就业引导全面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行业特色大学应进一步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要打造专业化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成效。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就业思政”元素,发挥专业课堂教学力量,在讲述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从而推动高校思政、课程思政与就业深度融合,构建行业特色大学的“就业思政”育人体系。

三、全链条整合探索实践与创新思考

(一)地大行业特色就业

70年来,地大坚持弘扬“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建立了新中国最早的高等地质教育体系,培养出一批经济建设急需的地矿行业的专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地大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紧跟时代要求与国家发展需求,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自然资源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领域,为各行各业输送了30余万高素质人才。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保障能源资源安全贡献地大力量。从开发矿业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到西部大开发,新中国每一座大型矿山、油田的发现,新时代绿色低碳、美丽中国的建设都活跃着地大人的身影,地大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和传统地质勘查相融合,矢志不渝地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

图片图 地大毕业生赴自然资源行业就业情况统计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服务自然资源行业,为地质强国建设贡献地大力量。作为地质教育的“国家队”,地大肩负着为资源、能源、地矿等自然资源行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毕业生前往中石油、中石化、各省地勘系统等自然资源行业就业的比例稳定在40%以上,每年有2000多名毕业生到西部、基层、艰苦行业就业创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地大力量。地大围绕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了以地球科学为主导,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助力国之重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高新技术领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为战略性新兴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贡献了智慧。服务国家安全领域,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地大力量。地大响应军民融合战略,主动对接国防建设需求,将军事学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国防领域高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主动加强与国防科研院所、各军兵种科研单位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近五年到国家安全领域就业达200余人,初显国防人才培养基地示范效能。

(二)地大就业特征分析

地大在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过程中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地质工作第一线,每年发布《就业质量报告》和《就业质量跟踪调查报告》,持续开展就业质量跟踪调查,为招生计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设置调整提供参考,形成就业和招生、培养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良性互动。通过对毕业生就业能力吻合度统计分析,以2021届毕业生为例,本科生综合就业率为96%,本科生认为个人能力与工作岗位需求的吻合度为81.71%,本科生对个人就业满意度为97.09%,用人单位满意度为98.38%。总体来看,地大的行业特色具有鲜明特征,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和就业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反应出的问题是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以招到满意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体现在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是部分行业、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平衡、不充分。内因是少数毕业生在“脑力、眼力、脚力、能力”四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第一,脑力:心态还不够平实,就业取向有偏差;第二,眼力:视野还不够开阔,认知水平受限;第三,脚力:不愿走“泥巴路”,吃苦精神有待增强;第四,能力:求职能力有待提升,竞争力仍需加强。

(三)地大实践探索与思考

地大构建实施了以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为重要基础,以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为关键手段,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为必要保障的一流本科“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8]在此基础上,为破解行业特色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存在矛盾的共性问题,拟进一步推动形成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的全链条整合的行业特色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

1.基于需求导向开展学科专业建设

学校在学科专业布局方面坚持特色导向,分类分层布局本科专业。坚持做强主干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坚决淘汰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专业,促进各专业领域创新发展,完善培养-就业联动工作机制,更好促进供需匹配。按照“控制规模、促进交叉、提升品质、彰显特色”的原则,缩减规模大、就业难的专业;改造优势不明显、特色不鲜明的专业;撤销师资力量弱、教学条件差、学生和用人单位评价低的专业;优先发展学术实力强、学科交叉融合、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优势专业。

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本科专业建设的供给侧改革和创新性发展,将学科专业建设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结合起来,构建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建设管理体系。根据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求,出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强化经费支持和配套政策,助力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产生增量,“以优带全”推进全校专业建设水平上台阶。

学校在学科专业评估方面坚持以评促建,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作为专业认证评估的重要依据,[9]大力推动本科专业质量认证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组建质量保障专家团队,建立本科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实行常态监控,并将专业建设成效作为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不断提升本科专业建设质量和水平,推动本科专业质量标准提档升级。

2.基于行业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对接行业、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设计中充分融入就业元素,加强地学一流学科专业与非地学学科专业的关联互动,充分放大地学优势学科专业的溢出效应,实施“学生主体、知识融合、专业互补、资源共享”的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新举措,显著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并实现一专多能。

学校在“七校联合办学”基础上,在国内率先实施覆盖全员的跨专业主辅修双培养方案,构建跨学科的通识教育课、学科大类平台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实践教育课、创新创业教育课“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实施“一生一策”定制化培养的“李四光计划”,将全部专业纳入辅修制,允许学生跨专业自由选课。

学校在抓好基本专业教育的同时,根据社会就业趋势和用人单位需求,主动对接核心产业和特色产业。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进校企人才共培共育、实验室实践基地共建,推动所有本科专业全部走高端化的产教融合之路,目前69个本科专业全覆盖的拥有69×2以上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平台或高端化基地。通过产与教双向设立平台项目、互惠推动人才培养,充分挖掘、利用领域、产业前沿科技、人力资源,向产业前端看齐。

3.协同推进课程建设和提升执教能力

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和教材建设,周期性地对自编教材全面更新优化,逐步形成了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以优秀自编教材为主、选用教材为辅的行业特色大学教材格局。及时更新并充实教学内容,建设了一批高质量课程,推出了一批高水平专业特色教材。比如依据自编教材对全体非地学类学生开设了《地球科学概论》《生态学概论》等必修通识课和《地球科学大讲坛》等选修通识课程,[10]对地学类学生开设《通识教育大讲坛》等通识课程。

地大高度重视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注重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统一,强调全员参与、全方位发动、多举措落地、全覆盖式推动、整体提升的教师能力提升模式。注重增强教师国际视野,与国际的先进做法接轨,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和合作,互学互鉴、合作共赢。注重本土化过程,立足中国大地,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教师启发式教学能力的增强、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教学手段的创新、各种新颖活泼教学案例的广泛应用等,务实性地提高地大教师的本科教学能力水平。

4.完善就业指导和开拓就业市场

学校将就业育人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持续开展“顶天立地、上山入海”就业主题教育。高度重视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工作,比如打造了以“美丽中国,宜居地球”为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地大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和就业观。

学校强化就业类课程建设,探索构建了开学第一课、形势政策课、主题党团课、行业认知课、最后一堂课等就业育人“五维课堂”,开设了《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分阶段、全覆盖的就业类课程,打造了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师团队和“宏志助航”讲师团,不断完善系统化、全程化、专业化的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学校重视用好“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等资源,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

学校创新实施“一找两促”“三转四制”等工作举措,积极构建“全年关注、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就业工作模式,深层次开展访企拓岗促高质量就业行动,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校友和友好人士作用,不断拓展优质就业岗位,突出学科专业精准对接,针对性地推进人才培养改革。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对接地方人社部门,组织人才交流活动,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新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并把教育、科技、人才合为一个部分专门进行论述,体现了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深刻认识和全面部署。发展科技必须依靠拔尖创新人才,行业特色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强化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全链条联动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面对行业特色人才的时代性属性和本领的新需求,通过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就业思政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促进行业特色大学本科生更高质量充分就业,未来将进一步探索完善具有行业特色的本科生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全链条整合人才培养模式。

上一条:【要闻速递】|| 吸纳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超12.5万人——科研助理岗位开发落实工作高质量完成 下一条:【作者简介】李建军,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学,高等教育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等。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同时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整体来看,构建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核心,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是其重点,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则是其关键所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重视与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

河北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冀ICP备11000893号
地址:石家庄市空港工业园区北环港路111号 邮编:050700

咨询电话:0311-88651148   0311-8859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