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
首页 > 就业创业 > 正文

技能型社会:职业教育重在参与,贵在共享

2022年04月29日 16:27  点击:[]


作者 | 朱少义(河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所)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于2021年四月份在北京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重要论述,为新时期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大会把握新形势、立足新阶段、谋划新任务、设计新举措,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理念,为我国迈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赓续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远景目标绘制伟大职教宏图。

技能是人类的特有属性,技能型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以掌握并熟练运用技术为特征的集合体。从服务对象上来看,技能于个人是成才之需、立业之本;于民族是发展之源、进步之基;于国家是兴邦之魂、强国之要。构建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共享成果的技能型社会,是个人成长成才成事、民族自立自强自信,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能量的现实路径。这一理念中,重视技能是基础,崇尚技能是前提,学习技能是途径,拥有技能是目标,要在理清四者关系的基础上,坚持宏观把控与精细部署相结合的工作原则,明晰各方主体责任、系统规划建设路径,确保从政策设计到落地实施各环节各要素的有序衔接,积极探索人人参与建设、成果惠及人人的高质量技能型社会发展模式。

政策引领,

夯实重视技能的牢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职业教育发展,以政策为引领,系统规划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推动职业教育驶入发展快车道。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同年6月,教育部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和重点任务,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7-2018年,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界线更加清晰,类型教育办学定位更加突出。2021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这是该法自1996年颁布以来的首次修订,总规中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2021年,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在乘势而上迈入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征程下,在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贡献力日益突出的现实条件下,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胜利召开。大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首次提出构建技能型社会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既是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全面提质升级的应有之义,也是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新要求,教育现代化2035等重大强国战略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的必然选择。

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等政策“组合拳”的引领下,我国已经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当前,面对时代赋予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光荣使命,相关配套政策的设计也要“因势利导”,确保连贯性,突出预见性。即要坚持与既有政策一脉相承,做好同在建项目的承接工作,更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新精神、新要求,深挖技能型社会内涵,适时出台指导性、针对性政策,为技能型社会建设预留专线、打通断点、增设路标,让技能型社会在发展快速路上行稳致远。

务实作为,

营造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

新中国成立之初,职业教育经历了发展历程的高光时刻,为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化目标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劳动者。新旧世纪之交,高校通过大力扩招来满足经济转型期对高学历人才的迫切需求,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人们在接受更多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职业教育逐渐被贴上了“低门槛就是低水平”、“低分数就是低能力”、“低学历就是低待遇”的标签。如何扭转职业教育饱受歧视的社会风向,使其与普通教育等量齐观,平起平坐,从拒选、备选变为乐选、首选甚至必选,实现“逆风翻盘”,是需要职业教育参与者积极响应、共同解答的时代追问。

首先需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坚持问题导向,正确认识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理清政府、院校、企业、行业等各方职责,锚定自身定位,发挥角色优势,集聚发展动能,汇聚改革合力,让职业教育成为赋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引擎”,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满足感、获得感中激发全社会崇尚技能、弘扬工匠精神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要优化职业教育政策环境,把准吃透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新精神,创造利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红利。比如,面对民生领域饱受诟病的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难、待遇低的问题,教育、人社、民政等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政策为引线,群策群力、协同发力,用切实、务实的工作方式释放职业教育在服务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政策“诚意”,及时梳理并清理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歧视政策,积极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有同等待遇,最大程度释放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要深耕职业教育质量内核,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职业院校要“内卷”起来,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和践行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培养之路。持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提升内涵水平,同时主动对接产业、服务企业,以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种类动态调整专业设置、课程标准、育人方案,在校企深度融合中打造职业教育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的靓丽名片。

营造尊崇技能的浓厚氛围是外部政策推动和内部质量提升共同作用的结果,应着眼职业教育痛难点问题,对症下药,形成政府高度负责投身职教、院校提质培优升级职教、企业主动作为融入职教的全体系建设链,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同步增强职业教育在各行业领域的适应性,逐步提升职业教育在各群体阶层的接受度,稳步营造全社会关注职教、建设职教的浓厚氛围。

保障供给,

满足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

社会崇尚技能带来的显著变化是学习者接受技能教育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如何满足作为需求端的学习者日益高涨的技能学习诉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顺利实现由学习技能向拥有技能的成果“变现”,关键要用充足的教育资源填平供需鸿沟,保障学习者想学就学、要学即学的基本权利。

要大力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给予学习者更多、更好、更优的教育选择,满足各阶层各年龄段学习者接受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多样化需求。发挥政府统筹和调配教育资源“指挥棒”作用,通过稳步提升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为院校固本强基持续“输血”。系统规划辖区内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借助职教园区、职教集团的集聚优势,培养头部资源,确保供给端既成规模,又有质量。

作为承担学历教育和开展技能培训的主阵地和大本营,职业院校应始终秉持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开放办学理念,依托市场提升“造血”功能,坚持与产业并驾齐驱享技能、与企业并肩携手育人才,将教育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要乘教育信息化东风,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内容深度融合,通过改造、升级传统教学模式、深耕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开发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方式,进一步打破职业教育资源的时空藩篱,提升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便捷度。

总之,职教参与者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作为、综合施策,促进职业教育供给侧与需求端的有效衔接,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学习需求,逐步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培养与非全日制培养横向贯通、纵向融通、无缝衔接的多平台、立体化学习网络,打通技能学习诉求“最后一公里”,确保人人驶入技能学习的高速路。

惠及人人,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

技能对维系人民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原始社会,钻木取火、投石狩猎是维持生存的最基本技能,也是确保生存的最重要技能;现代社会,机器将双手从自然奴役中解放,技能成为实现更高层面价值追求的重要方式,个体学习技能以获得就业谋生本领,企业升级技术来提高产品质量,国家确保高精尖产业的自主可控以占领国际竞争高地,技能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

技能与发展的相伴相生启示我们必须以动态的眼光衡量技能型社会的建设成效——既要满足基本生存需求,更应服务发展、面向未来。一方面,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巩固中职教育基础地位,加速高职教育提质培优,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探索专业研究生教育,系统编织以中高职夯实的职业基础、本科提升就业能力、研究生增强技能水平的高质量职业教育生命线;同时,要织就惠及最广大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网,加快国家资格框架制度建设,通过学分银行实现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积累、认证和转化,扭转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相互分离的割裂倾向,让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灵活选择学习内容,打通学历、就业、晋升通道,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另一方面,着眼补齐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技能短板,广泛继承职业教育服务脱贫攻坚的独特优势,聚焦“三农”发展新业态催生的新兴职业人才缺口,重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电商销售员、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员等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适应性。

总之,要始终秉持终身教育的建设理念,让人人拥有技能成为技能型社会的标配,推动技能构成体系、养成规模、形成气候,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编辑 |小悦(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校对 | 章杨世炜(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终审 | 小洋

上一条:强国一代,有我在 下一条:职场新人必须知道的成长秘籍

河北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冀ICP备11000893号
地址:石家庄市空港工业园区北环港路111号 邮编:050700

咨询电话:0311-88651148   0311-88596153